骨質增生是如何形成的?腰痛為什麼最好用激痛點針刺療法?

骨質增生(英語:hyperostosis)泛指人體骨骼的過度生長。它的產生與骨的力學環境改變、炎症誘發甚至遺傳都有關係。它可能造成外生骨贅、骨刺。它出現在許多肌肉骨骼疾病中。臨床上頸椎骨質增生,腰椎骨質增生、胸椎骨質增生、各種骨刺形成及各種骨性關節炎,如骨性膝關節炎等都屬於此類。

科學研究證實,力學環境的誘導,是骨刺形成的最重要原因。骨髂是肌肉的附著點,肌肉是力量產生的源泉。因此,肌肉長期反復過度的收縮、牽拉等力學作用,誘導了骨質的增生。其實,骨質的增生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正是由於肌肉的達拉,小兒的骨骼才一天天成長為成人的骨骼,也正是因為肌肉的牽拉,長大成人後,成人的骨骼明顯較兒童的骨骼多出許多骨質隆出。如脛骨粗隆,便是由於伸腿的股四頭肌長期反復牽拉而慢慢形成的。還有乳突便是由負責轉頭的胸鎖乳突肌、頭夾肌等共同牽拉的結果。

因此,少量骨質增生,在許多正常人也常見。但是,骨質增生,並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。也就是說,絕大多數的疼痛與骨質增生並沒有關係。

腰椎骨質增生,通常是由於附著在腰椎骨上的肌肉(如最長肌、棘肌、多裂肌、迴旋肌等)長期牽拉而造成的。因此,只要解除了肌肉的牽拉,疼痛就可以緩解甚至消失。

那麼,這些肌肉為什麼為牽拉腰椎骨呢?

 

正常情況下,這些肌肉對腰椎骨並不會形成額外的牽拉。但是,如果這些肌肉長期反覆收縮,或被動地處於短縮狀態,或長期處於被牽拉狀態中,都會在這些肌肉中產生並形成激痛點。一旦形成了激痛點,便會引起疼痛,而且,還會使肌肉縮短,進一步牽位其兩端的附著點。附著在腰椎骨的附著點處的肌肉肌腱,就有可能產生繼發性無菌性炎症,局部會有鈣離子滲出。久而久之,局部積聚的鈣離子越來越多,便形成了沉著的骨質。即所謂的增生的骨質。

因此,滅活附著在腰椎骨上肌肉的激痛點,放鬆相關肌肉,便可以解除疼痛。